2011年大邱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,注定成为田径史上最戏剧性的战役之一。当“闪电”尤塞恩·博尔特站上起跑线时,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牙买加飞人身上——他能否再次突破人类速度的极限?
尽管博尔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9秒69夺冠,但外界仍质疑他的起跑技术。大邱世锦赛前,美国名将泰森·盖伊甚至放话:“如果博尔特起跑失误,我会抓住机会。”而事实上,这场决赛的转折点恰恰来自起跑器。
发令枪响的刹那,博尔特以惊人的0.15秒反应时冲出,却在30米处因抢跑被直接罚下。全场哗然中,他的竞争对手们却迎来了机会。最终,队友约翰·布雷克以9秒92夺冠,但赛后发布会上,博尔特的一句话点燃了体育圈:“我的训练数据显示,今天本可以跑进9秒50。”
“大邱的抢跑是我职业生涯的转折点,它让我学会敬畏规则。”——博尔特在自传中回忆道
德国运动实验室事后分析指出,博尔特当时的步频达到4.8步/秒,最大速度44.72km/h。更惊人的是,他在最后20米明显减速的情况下,仍创造了9秒58的世界纪录。生物力学专家霍夫曼教授感叹:“这就像F1赛车装了火箭引擎。”
13年过去,大邱的抢跑事件早已成为田径迷津津乐道的话题。而博尔特在次年伦敦奥运会跑出的9秒63,以及2009年柏林世锦赛的9秒58,依然高悬在人类速度之巅。正如《田径新闻》所评:“大邱的失败,反而成就了更伟大的胜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