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8年夏天,当意大利国家队主帅切萨雷·马尔蒂尼公布世界杯23人名单时,整个亚平宁半岛陷入震惊——36岁的罗伯特·巴乔落选了。这位曾在1994年世界杯决赛射失点球的忧郁王子,本已用97-98赛季意甲22个进球的惊艳表现征服球迷,却最终无缘法国世界杯。
"我带着行李箱在训练基地等了三天,直到最后时刻才被告知回家。"巴乔在自传中写道,"那感觉比94年玫瑰碗的罚失更痛。"
马尔蒂尼坚持选择年轻化的阵容,皮耶罗、维埃里等新星成为锋线首选。但数据对比显示,当时巴乔的联赛进球数比入选的德尔·皮耶罗多9个。更衣室传闻称,尤文系球员在队内的话语权影响了决策。
《米兰体育报》发起民调显示,81%的意大利球迷反对这个决定。在佛罗伦萨,愤怒的球迷焚烧马尔蒂尼的画像;而在布雷西亚,巴乔的巨幅海报挂满了市政厅外墙。
巴乔原本计划在这届世界杯后退役。"我想在法兰西的大雨中洗净94年的泪水,"他在自传中透露,"但命运给了我更残酷的结局。"2002年韩日世界杯,35岁的巴乔再次落选,意大利最终被韩国淘汰,引发更大争议。
如今回看,98年世界杯成为意大利足球的转折点。巴乔的缺席不仅是个人的遗憾,更象征着意大利足球黄金时代的落幕。正如《都灵体育报》的评论:"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位10号,更是足球最后的诗人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