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职业足球运动员,很多人会联想到天价年薪和奢侈品生活。但鲜少有人关注中国二级联赛——中甲球员的真实收入状况。事实上,这个群体的薪资差距之大,远超外界想象。
据2023年足球行业内部数据显示,中甲顶级外援的年薪可达80-150万欧元(约合人民币600-1200万元),而具备中超经验的国内球员也能拿到200-500万元年薪。某俱乐部经理透露:"想要冲超的球队,必须砸钱引进核心球员,这是行业潜规则。"
普通主力球员的月薪通常在3-8万元之间,年收入约50-100万元。但这份收入并不稳定,合同中的保底工资往往只占60%,其余部分与出场次数、球队成绩挂钩。一位不愿具名的边后卫坦言:"如果赛季中途被撤下主力,收入直接砍半。"
更残酷的是预备队和年轻球员的处境。调查显示,约40%的U23球员月薪不足1万元,部分俱乐部甚至开出6000元底薪。21岁的小李告诉记者:"扣除房租和营养费,每月剩不下多少钱,家里还要倒贴。"
"中甲就是一面照妖镜,有人开保时捷训练,有人坐地铁赶场。这个行业从来不讲公平,只讲价值。"——某中甲俱乐部青训总监
随着足协限薪令的推行,中甲顶薪被压缩至300万元/年,但底层球员收入却未见提升。这种畸形的收入结构,正成为制约中国足球人才梯队建设的隐形枷锁。